在网页设计中,由于设备屏幕尺寸不同,布局往往是不一样的。一种思路是,PC 端一套页面,移动端一套页面,优点在于分开设计,细节能够做的更到位。另一种就是响应式设计,使用 CSS3 @media
媒体查询根据屏幕尺寸(临界值我们称之为「断点」)动态调整页面布局,一套代码同时适配多设备,维护起来更容易。今天我们看看常见框架的响应式断点是怎么设计的。
Bootstrap 默认提供 6 个断点:
设备 | 类前缀 | 尺寸 |
---|---|---|
X-Small(小屏 / 竖屏手机) | 无 | < 576px |
Small(宽屏 / 横屏手机) |
| ≥ 576px |
Medium(平板) |
| ≥ 768px |
Large(电脑) |
| ≥ 992px |
Extra large(大屏电脑) |
| ≥ 1200px |
Extra extra large(超大屏电脑) |
| ≥ 1400px |
Semantic UI 默认提供 4 个断点:
设备 | 类前缀 | 尺寸 |
---|---|---|
Mobile(手机) |
| < 768px |
Tablet(平板) |
| ≥ 768px |
Large screen(笔记本) |
| ≥ 992px |
Wide screen(台式电脑) |
| > 1200px |
Tailwindcss 默认提供 6 个断点:
设备 | 类前缀 | 尺寸 |
---|---|---|
X-Small(小屏 / 竖屏手机) | 无 | < 640px |
Small(宽屏 / 横屏手机) |
| ≥ 640px |
Medium(平板) |
| ≥ 768px |
Large(电脑) |
| ≥ 1024px |
Extra large(大屏电脑) |
| ≥ 1280px |
Extra extra large(超大屏电脑) |
| ≥ 1536px |
断点多了在布局上反而会更复杂,个人在实际项目中更倾向于 Semantic UI 的设计方式,简单明了。
很多响应式框架都是移动设备优先的,默认就是 xs
,不需要单独指明。然后根据需要,针对其他尺寸的屏幕添加相应的类前缀,进行响应式布局设计。
一个参考设计如下:
设备 | 类前缀 | 尺寸 |
---|---|---|
Mobile(手机) | 无 | < 768px |
Tablet(平板) |
| ≥ 768px |
Laptop(笔记本电脑) |
| ≥ 992px |
Desktop(桌面电脑) |
| > 1200px |